斯诺克冠军联赛胜者组激战:肖国栋横扫威尔逊,斯佳辉憾负特鲁姆普
2024斯诺克冠军联赛胜者组最新战报:肖国栋3-0完胜凯伦威尔逊实现完美复仇,00后新锐斯佳辉1-3不敌世界第一特鲁姆普。带您解析中国双雄的赛场表现及赛事最新积分形势。

胜者组首日中国军团表现
在2月4日进行的斯诺克冠军联赛胜者组比赛中,中国选手呈现两极化表现:
- 肖国栋延续火热状态,以3-0(105-0, 64-21, 51-12)横扫"勇士"凯伦威尔逊,完美复仇德国大师赛之耻
- 斯佳辉面对世界第一特鲁姆普虽打出单杆81分的亮眼表现,仍以1-3(81-0, 12-73, 35-67, 28-71)遗憾落败
技术统计深度解析
肖国栋VS凯伦威尔逊
局次 | 肖国栋单杆最高 | 威尔逊单杆最高 | 比分 |
---|---|---|---|
1 | 105 | 0 | 105-0 |
2 | 64 | 21 | 64-21 |
3 | 51 | 12 | 51-12 |
*全场数据:肖国栋进攻成功率92%,安全球成功率88%
斯佳辉VS特鲁姆普
局次 | 斯佳辉得分 | 特鲁姆普单杆最高 | 结果 |
---|---|---|---|
1 | 81(81) | 0 | 胜 |
2 | 12 | 73 | 负 |
3 | 35 | 67 | 负 |
4 | 28 | 71 | 负 |
*关键数据:特鲁姆普长台成功率78%,斯佳辉关键球失误率42%
赛事前景分析
积分榜现状(截至2月4日):
- 肖国栋 - 3分(净胜局+3)
- 特鲁姆普 - 3分(净胜局+2)
- 斯佳辉 - 1分
- 凯伦威尔逊 - 0分
后续看点:
- 肖国栋将在次日迎战特鲁姆普,这场"中英巅峰对决"将直接影响小组头名归属
- 斯佳辉需要在对阵威尔逊的比赛中全力争胜,保留晋级四强希望
- 赛事采用独特的"冠中冠"资格奖励机制,冠军将直通下赛季顶级邀请赛
球员近期状态追踪
- 肖国栋:本赛季已斩获1冠1亚,三进排名赛四强,世界排名升至第16位
- 特鲁姆普:虽状态未达巅峰,但仍保持对阵中国球员83%的胜率
- 斯佳辉:00后新星本赛季三次打入排名赛八强,冲击TOP32关键时期
继续阅读
2025斯诺克英国公开赛四强名单揭晓,塞尔比单杆破百上演惊天逆转,希金斯力克黑马展现王者风范。赛事奖金分配引热议,中国军团遗憾止步十六强。
斯诺克英国公开赛第三日爆出惊天冷门,世界第二凯伦·威尔逊遭黑马穆迪淘汰。中国军团11人出战4人晋级,赵心童、张安达等选手强势突围,即将迎战塞尔比、希金斯等顶尖选手。
2025斯诺克英国公开赛半决赛名单揭晓,70后传奇希金斯领衔三代选手展开巅峰对决。中国军团遭遇滑铁卢,丁俊晖排名下滑引关注,特鲁姆普状态持续低迷。
中国新星赵心童在英国公开赛4-1力克世锦赛冠军宾汉姆,比赛中展现战术升级与破百杆绝技,技术统计揭示其防守成功率提升40%,专家解析新生代球员的成长密码。
斯诺克国际锦标赛资格赛揭幕,丁俊晖获黄金签位避开强敌,12名中国选手全线出击。卫冕冠军晋级之路坦荡,新生代球员迎来正赛入场券争夺战。
2025斯诺克英国公开赛进入白热化阶段,中国军团12人冲击32强席位。赵心童将迎战四届世锦赛冠军希金斯,这场新锐与传奇的碰撞成为赛事最大看点。文章详解赛程安排、选手表现及战术博弈关键点。
43岁墨菲强势斩获生涯第13冠,超越马克·艾伦重返历史第10。80五虎竞争白热化,特鲁姆普塞尔比稳居榜首,罗伯逊状态回升,丁俊晖15冠优势岌岌可危。
2025斯诺克英国公开赛迎来巅峰对决,墨菲连续淘汰罗伯逊、特鲁姆普、塞尔比等顶尖选手强势晋级决赛。本文深度解析魔术师晋级之路,探讨其冲击丁俊晖排名赛冠军纪录的可能性。
2025斯诺克英国公开赛四强名单出炉,塞尔比、希金斯等名将强势晋级。中国军团遗憾止步十六强,赛事总奖金池及半决赛战术解析引发球迷热议。
2023斯诺克英国公开赛激战正酣,中国选手集体止步16强。塞尔比、威廉姆斯、希金斯三大世界冠军领衔八强阵容,赛事上演多场经典对决,新生代选手展现成长潜力。
2025斯诺克英国公开赛八强赛上演新老对决,19岁新星斯坦·穆迪在1局落后的情况下连扳三城,以3-1暂时领先苏格兰名将麦克吉尔。文章深度解析赛事亮点与选手技术特点。
斯诺克英国公开赛半决赛上演双重焦点战:希金斯与麦克吉尔七载恩怨局再续前缘,塞尔比手握历史战绩与半决赛胜率双优势冲击卫冕。本文深度解析两场巅峰对决的战术看点与数据玄机。
2025斯诺克英国公开赛决赛落幕,墨菲以13-9战胜麦克吉尔,斩获职业生涯第13座排名赛冠军。此役不仅终结了魔术师长达两年的冠军荒,更令其世界排名反超张安达,进一步逼近丁俊晖的亚洲纪录。本文深度解析两人12次交锋数据及赛事影响。
最新斯诺克世界排名揭示中国军团现状:丁俊晖稳居前八,赵心童状态下滑,新秀吴宜泽首进前20。本文深度解析四位选手竞技状态,剖析中国斯诺克人才培养体系面临的挑战。